【前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员引导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鼓励青年有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各地带去青年的新鲜血液。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姚小宝老师带队,带领新疆大学--李凯、于嘉欣、张若涵、聂颂扬、肖雪、赵佳程、孙丰淼、孙东怡、张俊杰、顾凯胥等学生共同完成。
【乡村篇】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鳌山卫街道冯家河村,该村位于鳌山卫东南4.5公里,小岛湾北岸,村民们世代以出海捕捞、海产品养殖为生。我们最先来到了位于村西的冯大爷家里,冯大爷是耄耋高龄的独居老人,跟冯大爷聊天中得知,冯大爷儿女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回老家与老人相聚,老人的腿脚不便,无法通过劳动获得收入,仅靠农里办理的低保维持日常生活,村里类似冯大爷没有劳动能力且儿女常年在外的情况有8户,我们志愿服务团队分别来到8户老人家里慰问。我们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帮他们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电子商务培训篇】
作为一名志愿者,有幸在吴行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并学习了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
首先了解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环保工程,其实施范围广泛,从山大东路一直延伸到柴岛路国家实验室东区,北至问海路、柴岛路,南至海域范围,整治修复的海岸带长度达到约6.19公里,涉及总面积高达88.3公顷。在实地参观过程中,吴行长及各位领导向我们讲述了拆除农家宴、看护房、育苗棚以及海域养殖池等设施的过程。这些设施曾长期占据海岸带,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拆除工作不仅还原了海岸带的原始风貌,还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奠定了基础。随后,我们参观了新建的护岸工程和观景平台工程。护岸工程的设计既考虑了防洪防浪的功能性,又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使得海岸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景观价值。而观景平台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海景、感受海风的绝佳位置。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项目中对四条入海河道的整治工作。通过清淤、疏浚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恢复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同时,陆域景观绿化及配套工程也进展顺利,新增的绿化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普及法律知识,是我们团队在社区服务中的又一重要任务。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但很多时候,人们因为缺乏了解而感到遥远甚至畏惧。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我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法律条款,让居民们知道,法律就在身边,是用来保护每一个人的权益的。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感到无比欣慰。

【科普讲座篇】
学习党的理论思想,是我们团队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党的初心使命,感受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情怀。这些理论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指引着我在志愿服务中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结语
通过这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对农村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亲眼目睹了农民艰苦的劳动和他们对家园的热爱。我们团队参与了村中环境整治和扶贫帮困等活动。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我们帮助改善了村庄的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与村民的交流让我们认识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教育资源匮乏、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同时,我也看到了农村的潜力和希望,许多农民通过创业致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其次,通过具体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个人才干。这次实践活动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克服困难、面对挑战,我们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不同意见,并通过合作取得共同进步。
最后,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加深了对农村发展现状的认识,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与农民的交流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农村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为农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凯)